|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区域置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留学] 在澳中国低龄留学生的“幼”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大能猫 发表于 13-10-2014 01:07:16

      本篇内容为转载/翻译内容,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体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让孩子进入好的大学读书是许多家长的期望。
      滴答网讯    2014年,新的申请热潮仍将延续。日前中国发布《中国低龄留学生研究报告》,近几年中国小留学生出国井喷而澳成第二大目的地。在悉尼本地教育这些低龄留学生的老师反映,近几年,来自中国的低龄留学生大幅增长,其中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自制能力差,难以适应异域环境,而这些低龄留学生的父母多在国内打拼或者只有母亲在此陪读,低龄留学生心理出现许多问题。这背离了许多家庭原先设想的抢跑起跑线的初衷。
      澳推新政促留学低龄化
      有关数据显示,以往中国的留学生初中毕业后再到澳洲读10年级,基本不存在低龄化问题;在留学澳中的中国学生大军中, 18岁至21岁的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22岁至28岁的超三分之二,读研的中国学生仍是绝对主力。
      随着澳洲向中国学生开放初中留学市场,2014年中国留学生赴澳留学低龄化成为趋势。中国一家教育集团发布的报告显示,不少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签署留学意向书,等待赴澳。更多的人正在翘首以盼到大洋彼岸开启全新学习生涯。在许多人看来,澳洲在英文的国家里教学质量不错而且其学历(如HSC)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这些家长期望孩子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澳洲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日前中国出炉的《中国低龄留学生研究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家庭送小孩到国外留学的群体已呈井喷之势,其中美、澳、加、英最受青睐超过8成。去年到澳洲读中学的中国学生数量同比增10%,成为第二大目的地。
      悉尼北区车市活高中外语系主任(Head Teacher, LOTE/ESL, Chatswood High School)吕崇伟老师向本报记者介绍,仅以车市活高中的强化英语中心(Intensive English Centre,简称IEC)为例,它是悉尼北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强化英语中心,对海外学子开放,几年前也就100多名学生,今年已经激增到300多名学生,其中中国留学生比例最高。强化英语中心原是针对给移民的孩子提高英语水平,了解本地文化,逐步融入本地社区。 但是当时生源不足,原来在悉尼北岸的好几家高中的强化英语中心因生源不足而关闭,随后开放给了国际学生,生源则多了起来。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编译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AdelaideBBS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编译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小白免 发表于 13-10-2014 01:07:22


      悉尼北区车市活高中外语系主任吕崇伟老师
      小留学生的幸福指数差别大
      中国家长的普遍心理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切为了孩子".哪怕孩子还很小,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还是让其留学。有的孩子只身赴澳,或居住亲戚家中或寄宿家庭,有指定的监护人,而父母仍留国内工作;有的则是家长陪读,这通常是母亲在澳,父亲国内打拼的模式。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尚未完全形成时独自到异国他乡,没有父母的教导和呵护,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迥异不可避免对孩子心理和成长过程造成巨大冲击,加之孩子个体对环境变化、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适应能力、自理能力等因素,一些孩子并未达到真正留学的目的。
      本报记者采访一位今年刚考上悉尼一家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她16岁来澳留学。她就直言,出国前全是希望,家人的,亲戚的,还有自己的,希望满天飞;来澳洲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全是残酷,语言听不懂,食物吃不惯,朋友交不到,学业跟不上,一切熟悉的都在远离,一切陌生和未知都在逼近。"刚来那段时间我特别恨,恨所有的事情和人。我感觉像生活在玻璃箱里透不过气,能看到所有的人,但似乎和我没有任何联系,也感觉不到生活的温度。我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让我们这么小就过来读书,学坏的机会太多了太容易了。有的同学虽然没有学坏,但就是混日子,又能得到什么?"
      本报记者也曾采访了两位获得新州年度国际留学生奖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均是高中来澳留学,目标明确,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有的还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服务社区,跳出小圈子,投身和融入社区。对于他们来说,留学生涯充实而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小白免 发表于 13-10-2014 01:07:25

      低龄留学悉尼华人弹多于赞
      国内的家长希望殷切,但本地华人对澳洲实施留学新政小留学生留学升温的现象则弹多于赞,表示可以理解,但不赞成。无论在网站论坛上或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华人纷纷指出,低龄留学需要成熟的条件,这条件不仅仅是指家庭经济宽裕,还包括家长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准确判断。孩子的心理、性格和能力已经准备好的,支持去闯;但如果孩子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好,父母应该三思而后行。
      一部分低龄留学生的留学为父母意志。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家庭中出国读高中的学生,近半数由父母做决定,孩子意愿占主导地位的占32%.在出国读本科的家庭中,孩子的主导性更强,46%的学生表示留学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一位华人家长说:"孩子太小别出国,就算出也得爹妈跟着。比较成熟和自觉的出国没问题,但这样的孩子无论出不出国都能成才。不成熟不自觉的出国可能学会独立自主,但鲜见。我一个好朋友的孩子,来这留学,天天不上课,就是玩游戏。他父母都管不了,我们做叔叔阿姨更加管不了。将孩子成才的责任完全交给学校、社会,这是父母不负责任的表现。"
      另一名华人家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人父母者,在孩子的心理和成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你在哪里?在孩子遇到困难和受欺负,沮丧和胆怯时,你在哪里?成年人面对诱惑尚且心猿意马难以把持,而一个小留学生处于可塑时期,如何要求他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抵御外界诱惑?你是否陪孩子做过功课、踢球和看电影?你是否和孩子敞开心扉谈论成长的喜悦和烦恼?你是否知道孩子最近交什么朋友?你是否觉得给与足够的留学资金就是爱孩子的唯一方式?你不在孩子的身边,他可以变成任何样子,好的或者是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毯
       楼主| 大能猫 发表于 13-10-2014 01:07:28


      日前车市活高中的强化英语中心举办学生活动,促进彼此间的友谊和了解。
      华人家长鲜参与学校事务弊端多
      对此,吕崇伟老师呼吁,社会各界都应关注这些小留学生群体,别让低龄留学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对于学生本人,处理跨文化冲突的能力非常重要。而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和校方,培养孩子在两种文化之间游走,帮助孩子了解澳洲的文化非常重要。吕崇伟老师希望社区和华人社团能够更为关注这一群体。如果有比较大的财团出资,有提供支持的机构,有华语的辅导,相信这会对小留学生们有很大的帮助。
      而家长,如果送孩子来澳留学,同时过来陪读的,也应多参加学校和社区的活动,而不仅仅只是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一些中国家长因语言不通或认为不重要而不参加这些活动,显然进入教育的误区。
      吕崇伟老师表示,澳洲的学校文化特点之一便是家长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如体育比赛、筹款活动等。华人家长应该与学校和社区密切联系,这是支持孩子和参与孩子教育的最好方式。家长对学校事务的亲力亲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新州的教育部也十分鼓励家长以及学生登陆教育部的网站,查看所提供的资源。比如新州教育厅推出的网站以及手机应用程序,被称为"School A to Z"的家长资源。网站为家长提供信息,例如如何帮子女做功课等。
      孤独+自由小留学生易迷失
      吕崇伟老师介绍,孩子最初来到澳洲进入公立中学之前必须接受评估,进入公立中学的强化英语中心接受为期大概30周的学习,之后再接受评估进入本地的中学。这最初的三个学期对初次来澳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留学低龄化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忧虑,吕崇伟老师在他的教学过程中,看到一些留学生在新环境中由于自律能力差,迷失了自己。对于小学刚毕业的留学生来说,很难要求其在环境的急剧变化中保持清醒认识,树立明确目标,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小白免 发表于 13-10-2014 01:07:31

      吕崇伟老师坦言,从学生角度来看, 学校环境不错, 澳洲教育体制下也没有太多的应试教育。但是学生本身的素质非常重要,老师管得不严,7到10年的功课也不多,又没有什么考试的话,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自我激励机制。小留学生寂寞而且自由,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隐忧。 一个10来岁的孩子,很难要求他有很强的自制力,尤其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很容易迷失。家庭的教育非常重要,需要有一定的监督和管理,需要很多的关注。 一些学生变坏,很难再找到回头的路。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初来乍到,容易背负起三座大山,首先是语言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交往能力。上课感觉"听天书"一样,课后又羞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最终成绩跟不上,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其次就是自我掌控的能力,包括财务、生活安排等方面。一些孩子初到海外完全陌生的环境,无依无靠,易产生迷惘、孤独等情绪,很多生活问题接踵而至。这让一些孩子喜欢抱团,寻找安全感;喜欢打游戏,逃避现实;自理能力差,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愿起,功课没法交;也没有人约束。这些十来岁的孩子正是寻找自己身份认同的时期,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给予恰当的支持。这让他们感到没有人在乎他们,独自咀嚼着青春的残酷。
      再次就是学术能力。对于这一点,吕崇伟老师认为,学习进度有快有慢,可能刚到澳洲有一点差距,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差距会缩小,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差。因此关键还是生活能力的问题。
      沟通渠道不畅小留学生沮丧
      小留学生适应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在中学阶段出国留学有利于他们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这也是许多家长送孩子留学的初衷。但由于年纪小、价值观没有完全建立,一些低龄留学生与大学生或者工作了几年的"在职"留学生相比,需承受更大的文化冲击。因此当孩子遇到各种问题时,沟通的方式和渠道非常重要。
      很多家长们认为,国外的老师教育方式更为合理和先进,会对孩子更加负责,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能够很好培养孩子的思维、动手和独立自理能力。
      小留学生来澳之后,遇到学习或者是生活上的问题第一反应是找老师。但是在中学的强化英语中心里,其实会讲华语、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老师并不多,甚至可说是寥寥可数。
      一些小留学生英语不过关,不知如何与老师沟通。而一些本地老师,可能由于不了解华人的语言和文化等背景,也难以更好、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为之解决。这状况难免让一些小留学生们感到沮丧或不知所措。
      吕崇伟老师认为,无论是在强化英语中心或中学,一名老师在面对这些留学生的教育问题时,具备同理心非常重要,这和具备外语教学资质同样重要,站在小留学生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去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所遇到的困难,并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留学生,做到良好的沟通交流。如果老师缺乏同理心的话,则容易让学生紧闭自己的心扉。这种情况下,教育当局应对老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教学方法以及跨文化的理解等。
      吕崇伟老师介绍,也正因为有种种小留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遇到各类问题,中学里都设有国际学生协调员(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ordinator ),就是希望能够帮助这些留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小白免 发表于 13-10-2014 01:07:35

      家庭教育缺位背后的风险
      对于众多家长而言,在面对"低龄留学热"时保持"冷思考"必不可少。不少家长为孩子出国留学努力创造条件,却易忽视两大现实问题:一是孩子是否"被留学"出国读书是孩子还是家长意愿?一些孩子"被留学",这让他们的留学生涯自始至终打上不愿意的底色。二是已广为公众所关注的家庭教育的缺位。一个刚刚告别小学阶段的孩子只身闯天涯,这时的他,心智尚未成熟、三观尚未成型,青春叛逆期就在拐角处等候着。规划都是美,但说出都是泪。就孩子的成长成才而言,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亦极其重要。
      对于小留学生来说,遇到问题想找父母倾诉,但父母远在国内忙于工作,鞭长莫及。00后的小留学生的父母们,正值人生盛年,多为政府官员、白领、高级知识分子和私营企业主等。如果放弃国内如日中天的事业过来陪读,无论是经济社会地位还是心理落差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这种情况,再加上希望孩子提前适应西方教育环境,最终实现进入海外名校的梦想,还有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的美好愿望,于是家长们狠下心来,放手让孩子单枪匹马闯天下。
      "年龄太小,在孩子还没有一个健康成熟稳定的'三观'之前,出国留学需慎之又慎。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均有风险。"吕崇伟老师表示:"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弱,一方面承受巨大的生活和学习压力,另一方面遇到困难时缺乏必要、贴心的心理疏导,在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一念之差也许就走上歪路,这种事情并不鲜见。青春期这一阶段是心理发展的黄金期,但也是脆弱期和危险期。这一时期父母的监管、陪伴、鼓励和引导非常重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其他网友还看了 ...

      登录发布 生活求助 搜索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