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 Adelaidehelp 联系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开启辅助访问
  • 区域置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异族之间相处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Nicky2011 发表于 17-11-2010 19:40:56
      477 1

      本内容为网友发布信息,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在澳洲,这个多民族文化背景的国家,文论走到哪里,你都会遭遇不同肤色、不同五官、不同体量、不同宗教不同装束和操着不同语言、不同英语口音的各色人种。
      印度人叽里咕噜的印度英语; 日韩直着舌头的英语;阿拉伯式英文; 法国人的法式英文;新加坡的英文多以“LA ”音结尾的新式英语,还有类似我这类“CHINGLISH”等等不一而足。至于澳洲人,他们的英语,比起我们在国内所温读的美式英语或是英式英语似乎更加带着乡土气息,当然,他们不这么认为。 我接触的澳洲青年,对美国英语的发音嗤之以鼻,语言中流露出不屑。而美国一位戏剧巨星把澳洲人称做“RED NECK”(意为:乡下人),连陆克文大人脸红脖子粗地示以抗议。我们这里一位爱尔兰的新房客,则操着带着浓重爱尔兰口音的英文,据他讲,他和他的澳洲工友交流时,不时也会出现语言障碍。
      语言、文化背景和人个体的差异, 导致一些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偏激。

      我本人也不例外,看见有色人种的一个“烂苹果”, 诸如遭遇那个“孟加拉”, 便打怵同其他诸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人种打交道,试都不想再试。
      同宗同族的人, 即便是有了分歧, 也易于沟通。这种沟通应该是深度的沟通,那是血脉里的东西;

      看了许多异国姻缘, 美满者寥寥。最初的情调、浪漫和新鲜感固然令人销魂,可接下来生活中诸多细节会让对方不爽。比如:夫妻两人出去吃饭还AA制,多数中国女子会觉得难以接受。  如果一个民族的一方妄自尊大,则更加矛盾。

      和他国朋友间相处, 尽量避免提及敏感话题。比如: 最好不要跟澳洲人讲澳洲的不是,他们自己愿意讲,则无妨,可是你不可以随声附和;将心比心, 如果我的澳洲朋友跟我尽是讲中国的不是,我是万万不能接受的,通常他们很小心。
      记得一次, 一位中国女友的澳洲男友行为上出现许多问题, 于是同澳洲女室友讲了一些情况,很显然,她是敏感几多,悻悻然,同时不以为然。以至于以后我们之间相处显得有了一层隔膜。

      遭遇一个邋遢的澳洲人,则会产生全体澳洲人不讲卫生的印象;
      遭遇一个无耻的孟加拉, 我对这有色人种已倒胃口到无以复加;

      试想, 如果澳洲人遭遇外人遭遇一个厚脸皮的国人,他们无疑会给全体的中国人带上“厚脸皮”的帽子!

      异族间的个体冲突,极容易上升到“民族恨”。 两个异族个体之间的争执, 最后化为民族弱点的反唇相讥。

      BBS提醒: 请避免提前支付订金、押金等任何费用,请与对方当面沟通,确认资质并看清条款。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收藏收藏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卡卡咯哇依 发表于 18-11-2010 20:04:07
      晕晕忽忽---

      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其他网友还看了 ...

      Copyright @ 2022 Adelaide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User Agreement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