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布里斯班一名男子参加了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但HIV检测结果为"假阳性"。
该男子因担心受到歧视而选择保持匿名,他于2020 年参加了Nucleus Network为昆士兰大学和药品制造商CSL进行的新冠疫苗试验(该试验现已停止) 。
参与者被告知,尽管不存在艾滋病毒,疫苗的"分子钳"技术仍会导致艾滋病毒检测结果暂时呈阳性。
然而,没有人想到,四年多后,这个结果仍困扰着这名布里斯班男子。
他表示:"我被告知几个月后就会消失。但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我很痛苦,它仍然存在。"
2020年底,在216名参与者中有数人尽管未感染艾滋病毒,但艾滋病毒检测结果却呈假阳性,因此试验被放弃。
昆士兰大学和CSL公司完全公开了部分参与者可能会出现这种副作用,因为疫苗中含有HIV刺突蛋白GP41的片段。
然而,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低。
虽然该片段是无害的,不会带来实际感染HIV的风险,但布里斯班男子仍然担心假阳性结果可能会影响他的未来,特别是涉及到生育孩子时。
虽然他的伴侣对此表示理解,但两人都希望昆士兰大学和CSL能够明确说明副作用是否会伴随终生。
当这名布里斯班男子询问研究人员他的假阳性结果是否会消失时,他们告诉他不确定。
他还担心如果在旅行期间发生紧急医疗情况,因为另一个国家的医生可能会误以为他的HIV假阳性结果是真的感染。
尽管昆士兰大学强调艾滋病毒检测假阳性不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但这一消息还是引发了公关噩梦,导致试验被迫终止。
澳大利亚政府还取消了与昆士兰大学/CSL公司价值10亿澳元的交易,理由是担心假阳性结果可能会干扰艾滋病毒检测,并损害公众对新冠疫苗的信心。
2021年7月,Nucleus Network向试验参与者发送了一封信,该信被媒体曝光,信中警告他们,研究人员不确定他们可能会继续检测艾滋病毒假阳性结果多长时间。
"预计这种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但我们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信中写道。
"如果您对疫苗引起的HIV诊断干扰(即HIV阳性状态)有疑虑,我们将为您提供建议和咨询。"
"如果您需要在研究结束后继续监测HIV诊断干扰,我们将为您提供机会,让您返回进行可选的年度随访。"
随附的常见问题解答文件补充道,这种蛋白片段和产生的抗体对健康没有任何风险。
"使用的GP41片段是蛋白质序列的合成版本——这意味着在任何阶段都不会出现HIV",文件称。
"虽然抗体的水平平均下降了约三分之一,但某些HIV诊断测试仍可能出现假阳性反应。"
"预计交叉反应抗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减少,但目前尚无法预测这些抗体在哪些HIV诊断筛查测试中还会继续产生假阳性反应。"
这名布里斯班男子在2023年6月接受无关的血液测试时首次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副作用。
所有受影响的试验参与者都收到了一张名片大小的卡片,上面列出了他们的症状,供卫生专业人员参考。
然而,这名男子不确定这会对他的献血或捐精能力,或重新加入陆军预备役产生什么影响。
项目联合负责人Paul Young在2021年表示,在发现副作用后,小组成员感到非常沮丧,因为我们想提供帮助。
他说:"分子钳的设计使得gp41的主要抗体结合位点不存在,所以我们预计如果对HIV有抗体反应,那反应也会非常轻微。"
"诊断交叉反应非常弱,虽然从来没有感染HIV的机会,但大规模推广疫苗会对我们诊断HIV的方式产生真正的影响。"
2023年,昆士兰大学的钳制疫苗试验被视为成功,其第二代钳制新冠疫苗被证明与广泛使用的Novavax疫苗功能相当。
该项目在获得昆州政府1000万澳元的资助后于2022年重启。
这一成功为未来的钳疫苗铺平了道路,钳疫苗可能用于对抗其他严重的呼吸道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型副流感病毒(hMPV)。
图文来源:daily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