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小白免 发表于 26-2-2015 02:59:44
1606
1
本内容为网友发布信息,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新闻来源: 澎湃新闻
27岁的陆盈盈已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并将回到母校浙大全职任教。
2月11日,千人计划网公示了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从去年8月申报工作开始至今,经过三层筛选,最终这份名单中的667人通过了评审。
在这批引进的“海归”青年才俊中,共有41名“85后”,而其中最年轻的陆盈盈则更是出生于1988年11月30日,堪称“学霸”。
中央2008年12月决定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该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用5到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有重点的引进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千人计划网称,截至2014年5月底,“千人计划”已分十批引进418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5年前,陆盈盈才本科毕业。5年后,年仅27岁的她已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并将回到母校浙大全职任教。
据浙江大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客座教授”栏目内陆盈盈简历:2010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6月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从事能源材料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将于2015年8月全职回浙江大学工作。
该简历显示,陆盈盈的代表性论文主要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Materials)、《材料化学》(Journal ofMaterials Chemistry)、《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Edition)等国外材料化学领域知名专业期刊上。
此次“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公示后,如此年轻又拥有如此丰厚成绩的陆盈盈引起舆论关注。
杭州浙大校友会官方微信也在2月25日称:“陆盈盈学妹的档案在各校友微信群朋友圈疯转……88年的教授、博导,恐怕在中国也是最年轻的之一了。”
关于年龄问题,《中国组织人事报》去年7月30日刊登了“千人计划”青年项目政策图解,其中第一则申请条件便是“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此次公示的667人名单相对这个标准更显年轻化,年龄结构中人数比例最高的是1975—1985年龄段,而全体的平均年龄约为34周岁。
上述图解中的申请条件最后还提到了一项特例: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可以破格引进。
其实,早在2009年,就有一位海归“学霸”曾被媒体报道。
《重庆日报》当年12月4日报道,时年29岁的施鹏鹏在《2009年度重庆市海外留学回国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拟批准人员公示》上因“个人成果突出”被排在第一位。5月8日,西南政法大学同意施鹏鹏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于当月26日公布了相关通知,“‘80后’教授横空出世”。
《法制日报》在报道《教授今年29》中详细介绍了施鹏鹏的光辉成绩:29岁成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掌握5门外国语言;拿到国内外两所名校的博士学位;获法国外交部“艾菲尔奖学金”;出版专著1部、译著3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不过,恐怕中国“最年轻”教授的称呼目前仍然归于另一位“鲜肉”级“学霸”——刘路。
2010年,当时还在就读中南大学大三的刘路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震惊国际数学逻辑界。两年后,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宣布,破格聘任时年22岁的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并提供100万元奖金。
张尧学在2012年3月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你能说年龄小就不能算大师吗?这与年龄无关。刘路解决了世界数学难题,得到了世界公认,其研究水准已超过一些美国教授的水平。这足以说明:在数理逻辑这一领域,年仅22岁的刘路已跻身国际一流研究者行列,从某种程度上讲,已可称得上是该领域的‘大师’。”
陆盈盈简历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浙江大学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研究所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2010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6月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从事能源材料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将于2015年8月全职回浙江大学工作。
杂志审稿人
Nano Letters (IF=12.94);Energy Environ. Sci. (IF=15.49); J. Mater. Chem. (IF=6.626); ACSAppl. Mater. Interfaces (IF=5.900); Electrochimi. Acta(IF=4.086)hys. Chem. Chem. Phys.(IF=3.83); Solid State Ionics(IF=2.112);Chem. Phys.(IF=2.028)
研究兴趣
1. 多功能离子液体
2. 无机有机纳米结构杂化物
3. 锂电池等能源化工材料
4. 锂电池安全问题
5. 高能量大功率储能器件
研究生培养及招生
拟聘1-2名博士后;每年计划招收多名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欢迎具有化工,材料,物理,化学等专业背景的学生前来联系。
代表性论文、专著及教材
1.Y. Lu*, Z. Tu*, and L.A. Archer, Stable lithium electrodeposition in liquid andnanoporous solid electrolytes, Nat. Mater. 13, 961-969, 2014.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2.Y. Lu, S. K. Das, S.S. Moganty, L. A. Archer, Ionic liquid-nanoparticle hybridelectrolyt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econdary lithium-metalbatteries, Adv. Mater. 24, 4430-4435, 2012. This paper has beenhighlighted in Nature Materials | Research Highlights: V. J.Dusastre, Hybrid electrolytes, Nat. Mater. 11, 745, 2012.
3.Y. Lu, K. Korf, Y.Kambe, and L. A. Archer, Ionic liquid-nanoparticle hybridelectrolytes: applications in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ngew. Chem.Int. Ed. 53,488-492, 2014.
4.Y. Lu, M. Tikekar, R.Mohanty, K. Hendrickson, L. Ma, L. A. Archer, Stable cycling of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dv. Energy Mater. DOI:10.1002/aenm.201402073.
5.Y. Lu, S. S. Moganty,J. L. Schaefer, L. A. Archer, Ionic liquid-nanoparticle hybridelectrolytes, J. Mater. Chem. 22, 4066-4072, 2012.
6.Y. Lu, Z. Tu, J. Shu,L. A. Archer, Stable lithium electrodeposition in salt-reinforcedelectrolytes, J. Power Sources 279, 413-418, 2015.
7.Y. Lu, S. Xu, J. Shu,W. I. A. Aladat, L. A. Archer, High voltage LIB cathodes enabled bysalt-reinforced liquid electrolytes, Electrochem. Comm. 51, 23-26,2015.
8.K. S. Korf*, Y. Lu*,Y. Kambe, L. A. Archer, Piperidinium Tethered Nanoparticle-hybridElectrolyte for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J. Mater. Chem. A 2,11866-11873, 2014. (*: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work)
9.S. Xu, Y. Lu, and L.A. Archer, A Rechargeable Na-CO2/O2 battery enabled by stablenanoparticle hybrid electrolytes J. Mater. Chem. A 2, 17723-17729,2014.
10.Y. H. Wen, Y. Lu, K.M. Dobosz, and L. A. Archer, Structure, Ion Transport and Rheologyof Nanoparticle Salts, Macromolecules 47(13), 4479-4492, 2014.
11.L. Ma, H. Zhuang, Y.Lu, S. S. Moganty, R. Hennig, L. A. Archer, Tethered MolecularSorbents: Enabling Metal-Sulfur Battery Cathodes, Adv. EnergyMater. DOI:10.1003/aenm.201400390.
12.Z. Tu, Y. Kambe, Y.Lu, L. A. Archer, Nanoparticle polymer-ceramic compositeelectrolytes for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dv. Energy Mater. 4,1300654, 2014.
13.S. K. Das, S. Xu,A.-H. Emwas, Y. Lu, S. Srivastava, L. A. Archer, High energylithium-oxygen batteries-transport barriers and thermodynamics,Energy Environ. Sci.5, 8927-8931, 2012.
14.S. S. Moganty, S.Srivastava, Y. Lu, J. L. Schaefer, S. A. Rizvi, L. A. Archer, Ionicliquid-tethered nanoparticle suspensions: a novel class ofionogels, Chem. Mater. 24, 1386-1392, 2012.
15.J. L. Schaefer, Y.Lu, S. S. Moganty, P. Agarwal, N. Jayaprakash, L. A. Archer,Electrolytes for high-energy batteries, Applied Nanoscience 2,99-109, 2012.
16.Z. Yao, J. Zhang, M.Chen, B. Li, Y. Lu, K. Cao, Preparation of well-defined blockcopolymer having one polystyrene segment and anotherpoly(styrene-alt-maleic anhydride) segment with RAFTpolymerization, J. Appl. Poly. Sci. 121(3), 1740-1746, 2011.
专利
1.L. A. Archer, S. S.Moganty, Y. Lu Ionic liquid-tethered nanoparticles, related methodsand applications, US patent 20, 140, 154, 5, 88, 2014.
2.Y. Lu, Z. Tu, L. A.Archer, M. Tikekar, R. Mohanty, K. Hendrickson, Dendrite inhibitedelectrolyte and battery, 62020657, 2014.
(简历来自浙江大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
|
BBS提醒: 请避免提前支付订金、押金等任何费用,请与对方当面沟通,确认资质并看清条款。谨防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